說起五菱新能源,可能很多人還停留在擅長打造“宏光MINIEV”等純電小車的印象中。甚至將五菱繽果這種能夠達到緊湊級標準的車型,也放在“精致小車”的候選名單里。
不過前段時間我們有機會靜態體驗了五菱新能源的首款三廂A+級轎車,它就是五菱星光。新車定位于A級家轎市場,預計將在11月下旬正式上市。
從五菱星光身上,我們不光看到了一款精致家轎的影子,更看到了五菱新能源在很多以往看似并不擅長,或者并不重視的領域,所具備的真實能力。
0.228Cd
從宏光MINIEV到Nano EV,再從Air EV晴空到繽果,五菱新能源之前的幾款產品基本都是“方盒子”造型的純電車型。所以空氣動力學和風阻系數對這些車型來說,其實并不重要。
但是到了五菱星光這種標準的三廂轎車身上,風阻的影響更多了。尤其是它的插混版本,如何更好地引導氣流,以此盡可能延長續航里程,是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而且這不僅是五菱星光產品本身競爭力的體現,也應該是一個品牌能否造出好車的基本功。
為此五菱新能源特意來到了中汽研位于重慶的風洞實驗室,對五菱星光進行空氣動力學調校。最終純電版五菱星光的風阻系數成績為0.228Cd,五菱新能源對新車進行了多輪風洞優化,通過17項優化方案降低了25.1%的風阻,最佳情況下增加續航56km。
根據官方介紹,這17項優化中效果比較明顯的,有電池包側護板(3.8%)、前輪阻風板(3%)、尾翼(1.8%)、前底護板(1.3%)、后保過渡(1.3%)等。
可以看到研發團隊在為五菱星光進行風阻優化的時候,并沒有過多強調車身側面的提升,只是梳理了底部電池包的氣流。所以即便這款轎車是個溜背造型,但無論側面車窗還是座艙空間,都沒有過分擠壓。
另外除了電池包以外,整車風阻優化效果排在第二名的,竟然是前輪面前的鍍鉻導流護板。雖然這種設計并不是啥“出其不意”的創新之舉,但五菱新能源知道“用小件,辦大事”,既不影響整體外觀設計,也會讓成本過高,的確精明。這也算是他們長期造小車所積累的寶貴財富吧。
所以從0.228Cd這個風阻系數上,我們看到了五菱新能源在嘗試拓展更多細分市場的過程中,非常注重「新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積累,以此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而且在真金白銀的付出之后,五菱星光的成績不錯,尤其在A+級轎車市場,五菱新能源表現了充分的誠意。
前凸后翹
五菱新能源開始造轎車,這就好像是麥當勞開始賣卷餅一樣,雖然是個人盡皆知的大品牌,但大家對“新商品”仍然會有一些擔心。
在看到實車之前,我最擔心五菱新能源對于標準三廂轎車的設計把握不好。畢竟他們一直都在造兩廂小車,對于這種“前凸后翹”的設定,五菱新能源是頭次遇到。
不過看到插混版本的五菱星光實車之后,我對它的顧慮打消了一大半。首先就是它的前后比例極佳,車頭整體比較修長,從側面看層次感豐富。同時距離適中的前懸設計,也讓這款車在性能操控和優雅姿態上,得到了比較好的平衡。
而在車尾部分,上面溜背+長后懸的組合,讓五菱星光的尾部從側面看有種厚實的感覺。所以雖然它的長寬高為4835/1860/1515mm,軸距為2800mm,妥妥的A+級身材,可氣質卻有明顯的越級感。
在細節部分,五菱星光的前臉有個非常好看的「星環日行燈」,它在插混版本上搭配下方的無邊界中網格柵,還真有種“星辰大?!钡母杏X。而在純電版本上,這條日行燈也為前臉增添了一抹簡潔有力的質感。當然無論那個版本,「星環日行燈」都可以讓五菱星光在視覺上更顯寬闊。
五菱星光全系標配自動大燈,它們具備LED透鏡,照射寬度可以橫跨6個車道,距離超過170m。此外大燈還有轉向輔助、遠光輔助燈等功能,幫助我們在夜晚的彎道和漆黑道路上,可以看得更遠、更清,開車更輕松、更安全。
對于五菱星光的尾部細節,我們首先要理解這里對于整車風阻系數優化所做出的貢獻,屬于單項效果比較突出的。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這個車尾設計的實用性要比美觀性更強。
這個被稱為「星環尾燈」的貫穿式燈組其中一個優點是做工精良,讓大溜背造型成功“收尾”,另外就是設計層面看起來更有科技感一些。同時下半部分的黑色后包圍上有很多氣流引導通道和擴散器,雖然看上去比較低調,但也讓整個尾部有了“黑白分明”的層次感。
這里還需要注意的是,五菱星光的后備箱門并非“大掀背”,而是常規的開口設計。雖然后備箱最大可以擁有540L儲物空間,包括33L隱藏式儲物格,但它只適合放一些小物件,搬個電視、洗衣機之類的還是比較吃力。
原來打開后備箱,才是欣賞車尾的正確姿勢
其實無論這個車尾能否獲得廣泛好評,五菱星光都讓我們看到了五菱新能源在設計標準三廂車型方面做出的努力,效果最起碼在及格線以上。
座艙高級感
接下來我們進到座艙里面聊聊。五菱星光的車內氛圍,我覺得與外觀的氣質有天壤之別。首先就是中控臺的層次感更豐富,尤其是副駕面前,一共可以分為三層,再加上這種立面飾板,增加了些許的沉穩氣質。
還有中央扶手區前端這里,空調出風口和控制面板、換擋旋鈕,兩個杯架,以及電子駐車/啟停、EV/HEV切換按鍵都集中在這里。
以上兩處設計再加上這種純黑為主的配色,讓五菱星光的前排有種低調內斂的高級感。這也讓它能夠承擔更多出行任務,而不只是代步。
當然五菱星光座艙的舒適度也完全跟得上,尤其是前后排座椅,它們帶來的支撐性、舒適度,還有包裹質感都很好。
此外五菱星光這個2800mm的軸距確實可以「物盡其用」,哪怕前排座椅位置略微靠后,后排也能有充足的腿部空間。
當然我們這里所說的“高級感”,是相比于五菱新能源以往那些微/小型車而言的。五菱星光的座艙氛圍,確實有明顯的變化,更加成熟、穩重、踏實的氣場,相信會讓五菱星光成為滿足更多人需求的精品家轎。
動力+智能
動力部分,插混版本的五菱星光將搭載「五菱靈犀混動系統」,它由全新1.5L混動專用發動機、驅動電機、電磁式DHT離合器以及「神煉電池」組成。其中驅動電機最高功率可達到130kW,峰值扭矩320Nm。
能耗和續航方面,插混版五菱星光在NEDC工況下的虧電油耗為3.7L/100km。同時新車的純電續航將有60km和125km(NEDC)兩個版本,以適應不同場景。
這次我們暫時沒有機會體驗這套動力系統的實際表現,所以只能期待一下它在NVH、真實續航以及動力輸出方面,到底有何特點。據官方介紹,研發團隊在這幾個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整車45處聲學包,采用無極壓縮機和無極調速電子扇扥該技術控制噪音;混動系統搭配智能算法保證動力輸出處于高效運行區間,以此增加續航,降低能耗。
同時五菱星光也通過「神煉電池」的軟硬件技術,比如「問頂技術」、端云智能安全等,實現了安全能力的突破。再加上五環高強鋼車身、三橫三縱熱成型高強鋼結構底盤、環抱式4安全氣囊等硬件,五菱星光的安全保障能力在市場中也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而在智能化部分,五菱星光搭載了「Ling OS靈犀系統」,比較擅長的是語音交互,識別速度低于400ms,喚醒率高達98%,支持20s內連續對話,可見即可說,部分方言精準識別等。
另外五菱星光的中控顯示屏還支持多樣化的分屏和導航欄設置,比如屏幕左側的快捷欄,可以方便駕駛者設定車輛;主屏的分欄顯示可以兼顧駕駛員和乘客的需求。
另外當主屏顯示為地圖界面的時候,我們還能看到音樂播放器的懸浮欄,點擊它就可以快速跳轉,進行切歌、找歌、調節音量等動作。
說到地圖,五菱星光上的這套導航系統支持手機、車機賬戶互通,導航計劃可以自動同步到手機上,我們也能通過手機上的應用,向車機輸入導航請求,整體還是比較好用的。
邦點評
在體驗完五菱星光這款車之后,我不由得想到了那句品牌口號: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以前這句話讓我很難理解的是,難道人民只需要一款微/小型代步車,就夠了么?
如今面對五菱星光這款A+級新能源轎車回味這句話,我知道了答案是“遠遠不夠”。上汽通用五菱知道老百姓需要一款踏實好用,可靠不貴的車型,這些需求會隨著自己購買力的提高而增加。人生第一輛車或許是「宏光MINIEV」,下一輛肯定要向著「星光」努力了。
接下來我們最期待的,就是五菱星光到底能賣多少錢,這將決定五菱新能源可以多快擺脫“小車王者”之名。